首页 专题报道 国家级新区建设 新区动态 正文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 天津滨海新区:九大亮点 展望未来

2021-05-12 中国发展网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

中国发展网讯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常住人口300万,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管理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1个街镇,是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确定了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即: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十三五”发展硕果累累,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滨海新区向社会公布了《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九大亮点,展望未来。

第一,美丽“滨城”。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伟表示,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重大举措。为此,“十四五”时期,新区要牢固树立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深度落实“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布局,把建设美丽“滨城”作为“一号工程”,立足产城融合、港城融合和职住平衡,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和安全需要,加快补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短板,优化开发区和街镇发展功能,打造高品质的城市格局,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城”,与“津城”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双城”格局。

第二,制造强区。彭伟表示,“十四五”时期,新区坚持制造强区战略,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做大做实新动能“底盘”,发展壮大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3+4”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图谱、空间布局和重点支持产业目录为指引,培育“中国信创谷”“生物制造谷”“细胞谷”“北方声谷”等一批有主题、有灵魂的产业园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全面增强产业引领力和整体竞争力。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1%以上。

第三,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支点。“滨海新区作为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具有自身独特的区位、港口、先进制造业、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优势和特色。国家近日印发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专门提出‘推动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区的发展再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标志着新区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令我们感到格外振奋和鼓舞,但同时也感到重任在肩。为此,‘十四五’时期,新区将坚持把深度实施重大国家战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历史机遇,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增强服务辐射能力,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中展现滨海新作为。”彭伟表示。

第四,“两个中心”核心区。彭伟介绍,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培育内需体系,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商贸中心城市。作为全市发展的龙头和引领,滨海新区责无旁贷地要承担起“两个中心”核心区的重任。为此,“十四五”时期,新区要落实全市“两个中心”战略部署,抢抓扩大内需战略机遇,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水平,加快发展平台经济,通过打造“大商贸”产业载体、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辐射“三北”地区能力、加强国内交流合作等举措,努力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城市核心区。同时,进一步完善消费载体、推动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打造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

第五,碳达峰、碳中和。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更是我国在新时代新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要求。彭伟介绍,“十四五”时期,新区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深入思考、系统谋划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和路径选择。为此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并实施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达峰行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消费向清洁低碳转型,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建立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序扩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稳步推进氢能、LNG冷能开发利用,拓展示范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综合示范项目。

第六,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累计实施478项制度创新举措,37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账户设立主账户800余个。”彭伟说,“十四五”时期,新区坚持开放兴区战略,以构建自贸试验区升级版为引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深化自贸试验区“首创性”制度创新,积极推进投资、贸易、金融、人员、数据、运输等领域创新突破,推进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建设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重要资源要素配置枢纽、京津冀现代产业集聚区、中日韩自贸区战略先导区。

第七,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共同缔造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各方面,发挥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综合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化“全科网格”设置,健全区、街镇、社区、基础网格四级服务管理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平台。

“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更好推进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缔造美丽‘滨城’、幸福新区。”彭伟表示。

第八,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特别是对于新区来说,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考核评价中,滨海新区处于前列。”彭伟说,“十四五”时期,新区坚持改革活区战略,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打造适应新发展格局要求、契合新产业发展需求、满足新型人才需要的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线上全办、马上就办、全区通办,打造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诚信滨海,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降低要素成本、融资成本、税费成本、办事成本等,进一步为企业降本减负,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对标对表世界银行和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参照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九,传承滨海特色人文精神。彭伟介绍,“十四五”时期,滨海新区将认真梳理滨海文化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核、人文气质和当代价值,总结提炼在盐碱荒滩上艰苦奋斗中形成的“精卫填海”精神,传承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报国精神,深入挖掘“海纳百川、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海洋文化精神,激发“滨海人爱滨海”热情,坚持翻篇归零、重整行装再出发,从新区初创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营养和力量,始终保持“野战军”的狼性、血性和“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抓住“二次创业”窗口期,掀起“二次创业”热潮。

新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已经开启。天津滨海新区要以新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为行动纲领,以“别无他途”的坚定信念、“久久为功”的务实态度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担当投身“滨城”高质量发展大潮,为建设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努力奋斗。


权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