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国家级新区建设 新区动态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奋进“十四五” 长春新区: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 打造东北振兴发展重要引擎

2021-05-28 中国发展网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

中国发展网讯 2020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长春新区规划展览馆,听解说,看专题片,察看产品展示,了解新区规划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新科技园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要重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更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坚定了长春新区的发展信心,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实践动力和精神动力。

时间是万物的尺度,标注着长春新区发展的高度,丈量着长春新区发展的幅度,铭刻着长春新区闯关夺隘的不平凡历程,站在“十三五”即将收官的时间点回望,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长春新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交出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不待扬鞭自奋蹄 “十三五”收官之年显韧性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长春新区以奋进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路上脚踏实地、阔步向前。

主要经济指标在上半年“由负转正”,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做法得到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以长春新区为主体的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全面启动建设,落位新区的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成为东北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公司+园区”改革获评中国改革2020年度50个典型案例,“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获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长春新区的一系列“高光时刻”在疫情冲击之下更显珍贵。

一组组数据更是成为长春新区经济发展逆势增长的生动注脚。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长春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六保”促“六稳”,千方百计恢复经济增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12.4亿元,同比增长7.8%;1-11月规上工业产值完成691.8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全年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7.8亿元,总量占长春市1/4;一般财政收入完成18.18亿元,同比增长5.9%;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8.4亿元,增长17.5%,在经历了疫情的洗礼、经济的重启之后,长春新区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进一步彰显了长春新区经济的韧劲与潜力。

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长春新区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的大项目日新月异,新落位项目涌现出众多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传统产业在迭代,新兴产业在拔节,一批扩能提产项目正在壮大新投资、形成新增量,长春新区迈向产业强区的步伐更加坚实;科技创新的“看家本领”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在各个环节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用改革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为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咬定“创新”不放松,坚持“升级”不松劲,在长春新区这片总能给人惊喜和希望的土地上,勾画出经济持续增长的壮美风景。

砥砺奋进新征程 “十四五”牢记嘱托谱新篇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新发展格局之下,长春新区又如何育新机、开新局?

长春新区的回答铿锵有力:坚持一个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走“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新路;把握一个关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聚焦一个重点,加快推动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先导区、新兴产业引领区、改革创新试验区、高端人才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

构建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以生物医药、IT、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为补充的“4+1+N”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以高新股份为龙头,通过并购重组,整合配置优质产业资源,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以建设北方航空航天城为龙头,吸引卫星上下游产业集聚,打造以卫星应用为重点的北方航空航天产业高地;IT产业打通政产学研用堵点和障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进培育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项目、新业态、新模式,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打造东北领先的数字经济中心;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以“绿色、智能”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通用装备、专用设备制造等产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优化创新驱动发展布局。以建设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构建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长光卫星等龙头企业在创新活动中的组织引领作用,联合吉林大学、中科院光机所、应化所等高校院所,打造“环吉大双创生态圈”、“双创生态小镇”、北湖“智谷”等一批创新联合体,推动科技、金融、人才等创新要素有效融合,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开展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向产业跨越。力争“十四五”时期使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00家,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累计新引进人才5万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500户,科技型“小巨人”企业500户,努力实现20户企业上市目标。

拓展对外开放合作空间。作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长春新区将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发挥好长吉图开发开放腹地支撑作用。“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一区两港多园”建设,长春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完善综合保税、航空物流等功能,打造便捷通关环境和服务配套,探索临空经济新模式;国际陆港和国际空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和口岸通关等功能,着力构建“海陆空一体”的互联互通开放通道。同时高水平建设中白、中芬、中俄、中日等一批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吉浙、津长等对口合作园区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40%。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围绕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推动改革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持续深化“管委会+公司+园区”改革,努力打造精简、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总结推广“标准地+承诺制”“首违不罚”等改革经验,积极深化“拿地即开工”“政务服务驿站”、高管微信群、企业家座谈会+主题沙龙等审批服务改革,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推动营商环境早日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提升产城融合发展能级。聚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公交、轻轨、地铁等交通设施和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全面提升新区承载与服务能力,增强城市的现代气质和发展活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凝眸回望,这份厚重亮眼的成绩单一笔一画落在了各项事业攀升的数据曲线里,落在了百姓共享平安和谐的幸福笑脸上,也落在不负韶华奔征程的铿锵步伐中。站在新起点,长春新区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接续奋斗,携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权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