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国家级新区建设 新区动态 正文

辉煌“十三五” 奋进“十四五” 赣江新区:聚焦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活跃增长极”

2021-06-01 中国发展网

辉煌“十三五”奋进“十四五”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赣江新区党工委发布了关于制定赣江新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据悉,赣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赣江新区建设小组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赣江新区党工委带领全区人民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推进“两区两地”建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展动力更加多元,开放平台加快构建,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管理体制加快理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位赶超,位居国家级新区中上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实现新提升,围绕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新材料、有机硅、现代轻纺等主导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形成了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打响了一批先进制造业品牌;数字经济、私募基金、工业设计、航空物流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产业层次逐步向中高端跃升。

创新能级达到新水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四年来,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翻了5倍,省级以上研发平台翻了2倍;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0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2件,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倍、1.59倍。

开放发展拓展新空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升项目引进质量,四年累计引进超百亿元项目8个,超50亿元项目16个。率先复制深圳前海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成果,设立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和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有效提升了客商投资信心。

产城融合突破新高度,儒乐湖新城、共青职教园区等建设成效明显。生态文明开启新局面,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体制机制日臻新完善,“四最”营商环境显著优化,统筹区和直管区管理体制实现创新突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

改革攻坚实现新突破,探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扁平化管理和“一颗印章审批”;率先推行投资项目承诺制和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深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推出了6项全国“首单首创”的绿色金融案例,以赣江新区为主战场的江西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一批改革成果在省内外多地复制推广。赣江新区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为开启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赣江新区总体上将处于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站在新的发展阶段,谋划发展未来的重要时期,呈现“六期叠加”的新发展特征,即:经济发展体量的赶超期,伴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项目成效释放,经济发展体量将逐步壮大;创新驱动引领的发力期,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新区将进入以创新驱动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链群打造的攻坚期,产业向“建链补链阶段”加速推进,进入以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和引领性产业集群培育的新阶段;产城深度融合的加速期,新区进入了由“产业城”向“人产城”融合发展转变,城市功能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品质将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效应的释放期,在“双循环”格局下,开放平台持续打造,开放发展效应将加速释放;山水文化品牌的彰显期,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山水人文资源价值提升,新区山水文品牌将得到彰显。全区上下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十四五”时期赣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锚定到二〇三五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聚焦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活跃增长极”,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成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发展动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建成。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和南昌九江水平,经济总量与全国新区差距显著缩小,努力实现发展态势和成效位居全国新区“第一方阵”。

成为科技创新“领头雁”。科技创新对区域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科技创新引领地。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的数量与质量明显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成为“双循环”“枢纽区”。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多层次、多领域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开辟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成为品质生活“首选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成为生态文明“模范生”。山水林田湖一体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让生态资源更好地成为生态资本、生态红利,更多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产品。

成为社会治理“标杆城”。地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数字化变革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应急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建设科技创新高地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区、科技强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创新生态,建设创新型新区。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全面纵深推进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构建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营商环境。

推动区团协同联动,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以鄱阳湖、赣江等水系生态系统为本底、以区域交通廊道为空间发展骨架、以城镇组群为空间统筹重点,高水平打造直管区,高质量建设标志性区块,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格局。

强化内需战略拓展,建设双循环重要枢纽

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国内市场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消费,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高水平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拓展合作发展空间

紧抓江西省建设内陆双向开放高地契机,积极对接融入国家战略,不断拓宽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空间,优化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着眼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围绕科产城人融合,聚力聚焦城市生活品质吸引力提升,以公共服务共享化、品质化、智慧化理念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宜居宜业宜游样板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样板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防治和修复并举,统筹“山水林田湖城”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打造“山清、水秀、林茂、田良、湖净、城美”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切实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新区社会治理,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打造全省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样板。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而奋斗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凝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和“两区两地”建设的强大合力。

展望二〇三五年,赣江新区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社会治理能力、文化软实力、民生福祉、绿色发展水平等跨上新台阶,建成智慧、人文、绿色、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区样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台阶,建成实力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标志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全省率先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动能基本形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建成创新型新区;区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走在全国新区前列,成为全国样板;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立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人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达到新高度;居民收入水平达到新高度,社会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建成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先行区,绿色生产和生活模式全面推广,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水域、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政治生态实现风清气正。


权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