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国家级新区建设 新区动态 正文

华西天府医院开业背后,藏着天府新区这些秘密……

2021-10-14 天府发布

公共服务是天府新区最大的魅力指数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城市发展追求速度的时候,更要追求精心与细致的服务品质,给予居民从容、踏实的幸福感。

而从容与踏实,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人生病不到一小时就能赶赴医院,孩子上学不用驱车数里,晚上加班回家无须担心安全问题……

一座城市公共服务的涵盖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方面面。

从“大建设”阶段迈入“大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级新区中的一员,四川天府新区始终不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目标,落地在事关群众生活的民生项目上,融入进市民生活的日常,持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注入民生动能。

10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正式开院。

这所由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按照“政府主导、品牌引领、资源共享、共建共赢”原则合作、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的综合性医院,再次夯实了天府新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基,见证并推动着天府新区在城市服务与城市共生发展下的精彩蝶变。

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天府新区还在探索怎样的治理密码?

全力构筑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以人民为中心,夯实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之基,不是虚话。深入走访天府新区的社区、医院,便可探寻背后折射的治理密码。

时间倒拨回7月中旬,多地报告南京本土疫情关联病例,四川天府新区公共卫生中心立即发出重要提醒;随之,四川天府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公告;7月27日,成都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均为外省返蓉人员。四川天府新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疫情形势,始终保持高度警醒,科学应对、迅速反应、精准施策,不断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在天府新区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天府新区城市核酸基地建成并投用;参照军队预备营管理模式,统一编成新区28家公民办医院(含华西天府医院)、民营诊所等4500余名卫健系统医务力量,组成抗疫应急团;建成并投用新冠病毒疫苗临时接种点10个,截至10月12日,天府新区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接种691817剂,完成率103.69%,第二剂接种670259剂,完成率106.37%;12岁-17岁人群第一剂接种27708剂,完成率104.93%,第二剂接种25144剂,完成率100.82%。

经历战“疫”洗礼,也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

随着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的开业运营,天府新区将探索构建以华西天府医院为核心、人民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村(社区)卫生站为网底的“四位一体”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让市民们“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新区”。

以此为基础,天府新区深化医养结合改革,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对敬老院实质性托管。

新兴卫生院是天府新区首家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其托管的新兴敬老院,目前包含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厨师在内12人,共有60余位老人,年龄都在70岁左右。73岁的张元辉说:“我住在这里,每天吃得好,住得好,条件也好!不用出大门就能看病,医生还经常过来看我,也有人陪聊天,很舒心!”

敬老院老人满意度从托管前的80%提升到了94%,老人身体状况明显提升;同时,敬老院老人住院费用整体也较托管前降低了77%。

医养结合,是天府新区深化医疗改革的特色之一。为精准对接人民需求,天府新区拓展多元化慢病管理,着力推进机构改革,积极引进重大医疗卫生项目。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正式开院是天府新区在构建高品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坚实一步。就在此刻,四川省第二人民医院天府院区、成都万达UPMC国际医院、四川泰康西南医院、天府新区康养医学中心等项目正按时序积极向前推进。

跨前一步谋划布局,持续用力狠抓过程管理,让老百姓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截至2021年8月底,新区医疗卫生机构444个,编制床位数3374张,开放床位2722张,卫生人员总数达6083人……数字背后,承载着天府新区追求更高品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决心。

教育蝶变让新区群众满意度跃升

在今年夏天完成的2020年成都市(区)县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天府新区基础教育满意度测评以最高分的成绩位列全市榜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天府新区办的教育,群众用选择给予了肯定。

从2019年的第五名到2020年的第一名,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绩的背后是7年坚持不懈的投入与奋斗。

公民同招,多校划片;教学质量提升,优秀教师云集,响当当的知名校长引领着每一所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新区成立7年多以来,新开办学校59所,新增学位5.5万余个。

2018年,刘芯艺和丈夫刘宇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天府新区。已经有两个孩子的他们,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经过详细了解沟通,夫妻俩提交了人才引进相关材料,两个孩子顺利获得了摇号资格,后续入园“一路畅通”。

像这样的“蓉漂”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越来越多的人才落户新区,好学校让他们“后顾无忧”,也让更多的“老天府新区人”在孩子上学时,有了更多选择。

2020年8月31日,天府新区27所新开办学校(幼儿园)举办的集中开校典礼上公布,27所学校(幼儿园)一次性提供学位27120个,而2021年,天府新区总共开办学校23所。

好学校如雨后春笋,钱从哪里来?

面对快速增长的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天府新区在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的同时,构建教育投融资平台,鼓励和推进国有教育公司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渠道,支持设立新区教育投资基金,更通过系列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通过举办民办学校等多种方式投入和支持教育。多措并举的创新实践中,70余亿元先后助力新学校开办以及存量学校提升。

集团办学更是打破壁垒,“公民融合、纵向贯通、横向联盟、一校两制”,治理一体化、课程一体化,集团内成员学校紧密合作、抱团发展,初心始终不变:不断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均衡教育的渴望和需求。

从陈刚,到天府中学校长陈东永,天府中学附小校长陆枋……越来越多的大咖校长加盟新区教育,为新区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让更多的教育创新开花结果。

天府新区现有省、市、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22个、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362人,其中万人名师2人、国务津贴获得者2人、省市特级教师(校长)24人、正高级教师17人、省名校长、教书育人名师、名班主任14人。

人才来了,如何留住?

元音幼儿园教师邬晓霞曾是一名外地优秀幼儿园教师,从乘坐动车来到成都参与招聘考试、办理录取和落户手续……整个环节仅用不到48个小时。

“闪电”落户不仅是天府新区求贤若渴,更是最大程度展现了留住人才的诚意。

“一个校长、一套班子、两个校区、两种机制、教师可以跨校任教”的“一校两制路径,有效化解了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3000余名优秀教师先后加入,成为天府新区教育的新生力量。而教师们集体关注的薪资问题,也有了深化改革,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激发了更多教师的积极性。

一年前,天府新区大胆探索多校划片,立足服务人才、服务产业、服务营城,在全省率先打破“唯户籍、唯社保、唯划片”招生方式,实现公民同招,把学校选择权交给家长、交给学生,让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受惠,也让更多家长的“入学焦虑”得以化解。

积极构建“保底线、强基础、优普惠、促多元”的学前教育分类保障体系,有效化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民办园成本监审的做法获教育部肯定和人民日报刊登点赞。多项创新改革受到央视、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媒体广泛报道,新区教育改革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焦点。

与公园城市完美融合发展,天府新区基础教育正全面回应市民的呼声和需求,把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为使命,以创新和奋斗,致敬时代。

警情接报总量已连续5年下降 平安新区 让群众安心

随着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的正式开院,天府新区公安分局在医院行政楼附近设立的专属警务室也正式亮相。该警务室总面积150平方米,设置了值班接警大厅,调解室,综合会议室,备勤室及装备室。目前,内部装修已经完成,具备初期接处警条件,面对群众求助,警方将第一时间处置。同时,新区公安分局已将华西天府医院及周边列建为2021年区级重点整治区域,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整治治安乱象,且为医院保安员开展了安全防范培训。

社会治安关系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城市品质。

在强化华西天府医院周边治安环境治理的同时,面对整个新区治安环境治理,新区公安用行动诠释忠诚。

新区公安突出重点部位、重要区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立体化、智能化的巡逻防控工作,全力确保社会面治安秩序平稳。紧盯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扒窃、盗窃电瓶车等多发性侵财类“小案”,部署便衣警力精准打击。新区街面六类侵财性警情接报总量已连续5年下降,2021年截至目前,又同比下降20.63%。此外,天府公安创立“五流转”闭环式运转机制,以警情为导向,以案件倒查为抓手,联动合作、调动各方,实现了政府部门、社区、物业对小区安全防范的齐抓共管。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华西天府医院的投用,标志着天府新区踏上了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的新征程。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道路上,四川天府新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构建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群众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


权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