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国家级新区建设 新区动态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哈尔滨新区引领龙江改革开放再出发

2022-10-08 中国发展网

tugai

这一年,哈尔滨新区以“新区意识”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多个领域突破掣肘,冲过瓶颈,形成了一批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活制度”和好做法。发布《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惠民聚才”优惠政策(试行)》;发布了《哈尔滨新区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关于鼓励产业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推出了六个方面30条政策措施……

这一年,哈尔滨新区以“新区标准”提升政务服务,比肩一流的营商环境,精简流程,革新办事体验,让企业“办事少跑腿”甚至“零见面”;实施“承诺即开工”,首个试点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全部开工手续,用时9个自然日;创新设立政银合作、政企合作综合服务窗口,将“发照权”授予银行网点和园区企业,打造了“10分钟办证圈”;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系统在全省首发上线,企业落户新区可自主申报、即审即办、立等可取……

这一年,哈尔滨新区以“新区精神”攻坚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再创新高,投资争过山海关项目签约落地盛况空前。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城等超百亿项目落地开工,万科中俄产业园、融创四季冰雪和国际影都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项目签约……

2020年,踌躇满志,哈尔滨新区向龙江版“新浦东”发力,必将为引领龙江改革开放,打造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创新高地再创佳绩。

强化新区意识叫响新区标准凝聚新区精神

2019交出一份务实奋进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2019年,预计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继续领跑全市和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数量完成投资规模均居省市前列

统筹推进市重点产业项目60个,预计完成投资92亿元。省百大项目6个,预计完成投资14.4亿元。宝能国际经贸科技城、汇智环球金贸城等6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林达外语城、石墨烯微片制备等11个项目实现投产运营。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数量、完成投资规模均居省市前列。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签约产业项目101个,协议引资额达到226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71.8亿元,创造了建区以来招商引资的历史之最。

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预计工业总产值增长12%以上,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93%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以上,基本形成二三产业竞相发展、协同拉动的良好态势。

101项区级重点改革事项接力突破

19项国家和省市级改革试点任务稳步推进,101项区级重点改革事项接力突破。有效承接省市事权。265项省级行政许可权和217项市级行政许可权顺利承接。19个部门的419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行政服务大厅,1199项行政权力和81项公共服务事项同步下放到街道。

创新设立政银合作、政企合作综合服务窗口,将“发照权”授予银行网点和园区企业,打造了“10分钟办证圈”。企业登记4.0版智能审批系统在全省首发上线,企业落户新区可自主申报、即审即办、立等可取。实施“承诺即开工”改革,首个试点项目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全部开工手续,用时9个自然日,被中办调研组作为典型经验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2341户,同比增长36%。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8家,占全市的三分之一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和12%以上,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进一步提升。科创能力持续增强。全年专利申请数达到900件,同比增长6%,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80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3%。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通过出台“惠民聚才”政策,搭建“智汇新区”平台,推动高层次人才“一卡通”服务,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院士、博士工作站达到1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项目达到22个,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1.1万人,2000多名龙江籍优秀人才回归创业、兴业。

自贸试验区批复设立4个月新设立企业1379家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79.86平方公里全部落位新区,先行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经验82条,推进年度工作任务119项。为满足企业出口退税需求,设立了2亿元规模的退税资金池。自贸试验区批复设立4个月以来,新设立企业1379家,同比增长72%。其中,新增外资企业13家,同比增长62.5%。

对俄合作迈上新台阶。中俄金融联盟会员发展到72家,较设立之初增长一倍,合作内容拓展至资金清算、外汇交易、现钞调运等11个领域。俄罗斯联邦南乌拉尔工商会、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俄罗斯国家馆先后落户新区,新区离岸孵化器正式签约入驻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

深哈合作树立新标杆。充分发挥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带土移植”深圳经验,成功引入新型产业用地M0、招投标评定分离、城市单元规划等10余项深圳制度,形成了“飞地引入、园区复制、新区推广”的实践路径。

新增常住人口约10万人

全年新增常住人口约10万人,江北一体发展区常住总人口达到88万。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入6.03亿元启动2批次、191项城建计划,落实11项产业和民生水电配套服务项目,完成美术家大街、剧院二路等11条道路建设。新建供水管网6公里,日供水能力提升到21万立方米。新铺设、改造供热管线3.89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32.7万平方米。俄气接收管线和中压管线建设相继完成,日供气能力提升到100万立方米。

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完善。积极构建街镇、社区联动,多元主体参与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力推动智慧街区建设,被省民政厅正式确认为首个省级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

投入6.5亿元完成30件民生实事

全年共开发就业岗位7000余个,安置就业3100余人。新区第一学校、第四学校建成投用。市妇儿医学中心、医大四院二期项目加快推进。将2006年1月1日以后建成的居民小区供热温度最低标准提高到20℃。新建农村公路5.4公里,养护农村公路300公里,改造危桥2座。新增10条公交运营线路,解决长期困扰乐业镇无公交线路的问题。新添3座城市公园,改造8000个公共停车位。筹集资金2.92亿元,完成5808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及补缴补发工作。全年救助3830人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178万元,为农民工讨薪3617.61万元。完成全区农村42户危房改造任务,3000户居民实现回迁,全区25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走在最前列争当排头兵画好高质量发展“点睛之笔”

2020全力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2020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率运行、高效益回报”,坚定打造“四中心、一高地”,坚决守住党风廉政、安全稳定、社会民生和风险防控底线,精心谋划、精细实施、精准服务、精彩呈现,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区,为三年实现GDP达到千亿级、财政收入达到百亿级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省市高质量发展画好“点睛之笔”,全力打造龙江版“新浦东”!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力争GDP同比增长15%;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实施“五个100”计划,即有效利用金融资本100亿元、基础设施城建投入100亿元、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推动改革事项100个,为助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挥新区作用,做好新区表率。

发挥“五区叠加”制度优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紧紧抓住“五区叠加”的历史机遇,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条例》,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示范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合区属国有企业,成立建投集团、产投集团、创投集团。全面实行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开展工程质量保险试点。探索多渠道投融资模式,为民营资本进入创造条件。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全面承接省市事权下放和深入推进“一门、一网、一次”政务服务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实施“一业一证”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探索在俄罗斯和日韩跨境开展自贸试验区企业离岸商事登记服务,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创新开展检验检测机构认定告知承诺制试点,拓宽告知承诺制实施范围。

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一支队伍全能执法”“一个战区综合执法”“一套标准严格执法”,组建一个直属总队,科学划分五个“战区”,真正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队伍之外无执法”。

加大产业项目建设力度着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高水平组织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新区总规要求,加快论证并出台各专项规划,重点启动发生渠沿线城市设计和松花江北岸沿线城市设计,严控沿江沿河布局,打造科创产业带,实现江河联动。完善产业链图谱,实施补链、强链行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深海、深空、深蓝和深寒等特色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岸线经济、地铁经济、夜经济和乡村经济,培育产业新业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招商力量和招商资源,成立招商集团。创新谋商、选商、招商、落商、服商的体制机制,加强与俄、日、韩的开放合作,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签约资金1000亿元以上,落地产业项目100个以上。

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珍宝岛北药智慧产业园、磐石总部大厦等新开工项目,海凭高科产业园、工大航博飞行器仿真高端装备基地等续建项目,以及工圣医药智能机器人等竣工投产项目建设,确保市重点产业项目和省百大项目领跑全市、全省。

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加快推动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综合工业、文化旅游和江南园区等产业园区改造升级,力争盘活企业20家、引入企业50家。培育壮大光电产业园,支持更多企业上市,为建设百亿级园区奠定基础。力争实现高新区、利民经开区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充分发挥园区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

把握“自由贸易”国际规则不断扩大开放合作

紧紧抓住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破题对俄合作,升级深哈合作。创新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颁布“黄金30条”政策的实施细则,及时兑现支持政策,促进自贸试验区产业集聚发展。打造自贸试验区法律集中服务区,吸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机构入驻。加快开展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复制深圳前海蛇口自贸试验区的先进经验,争取增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国际陆港等功能区。加强与综保区、临空经济区的联系,与黑河、绥芬河片区联动发展。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在俄、日、韩设立企业投资服务代表处,搭建交流合作和贸易往来的国际化平台,努力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全面加强对俄合作。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构建以哈尔滨新区为中心,以口岸城市为支点的对俄清算网络,增加清算渠道。推动外向型经济主体向新区集聚,鼓励新区企业“走出去”,重点推进域内企业在俄罗斯启动的农业项目、港口项目和康养项目。采取“一企两地”的模式,推动上合组织国际青年创业基地同时落户哈尔滨新区和莫斯科格林伍德园区的离岸孵化器,发挥各自优势,引导俄罗斯的科技成果和企业进入新区孵化。筹备在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代表处,支持企业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租赁或建设港口,在欧洲区域租用物流跑道,全面打通对俄合作的金融链、产业链、物流链和科创链。

积极打造深哈合作升级版。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体制机制为核心,按照世界一流园区标准,加快推进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深哈两地产业互补。推进申威自主可控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引进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科创总部招商意向签约率达到30%。推动深圳国际仲裁院在深哈产业园设立庭审服务中心。

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落实全省“百千万工程”,以万鑫石墨谷、新光光电等重点企业为依托,规划建设百亿级石墨全产业链工业园区和光电产业园区。推动安天科技申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汉麻产业园区。支持国内外智能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牵头成立黑龙江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

充分调动大学大所的力量,重点吸引哈工大科创集团、对俄国际合作基地,哈工程极地科研项目入驻新区。推动航天海鹰与哈工大联合成立钛产业研究院,开展高端钛合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加快推进哈工大空间地面模拟装置国家大科学项目,超前谋划新区大科学城建设。

促进“南北互动”协同发展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谋划启动新江北中环路,构建联通江南江北的城市新三环线,打造昆明大街延伸和澳门大街—东北亚大街,形成联通松北利民的南北两轴。探索智慧供暖、智慧交通,努力提高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启动松北水厂二期扩建、松北—利民净水管线等一批重点配套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基础设施城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事业发展。在新区产业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全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断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全力推进哈尔滨极地馆二期、融创四季冰雪和国际影都等项目建设。发挥室内冰上气膜体育活动中心、公益浴场等体育设施作用,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和文化广场的建成率和达标率,切实提升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持续组织开展“每月一节”活动,全力办好国家级和国际性赛事,叫响新区文化旅游的品牌。

坚持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切实补齐民生短板

启动实施十大民生工程。统筹资金15亿元,重点完成人大代表票选的十大民生工程,通过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吸引人群向新区加速集聚。继续做好惠民实事。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启动薪酬制度改革。开发就业信息网络筛查系统,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000个,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000人次。


权威声音